聯成電腦技術論壇

 找回密碼
 註冊
搜索
查看: 2363|回復: 0

[轉載] 設計好文分享:那些 Side Project 踩過的坑

[複製鏈接]
發表於 2018-12-24 09:41:06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文、Samuel


原文網址





如果連承受風險的勇氣都沒有,在還沒做之前就開始擔心世界末日;Be an employee, Never be an employer.




作者簡介|Samuel
目前是一位軟體工程師和介面設計師,Cosign 和 Kapi的共同創辦人;正在努力培養跨領域的思維,認為分享和傳遞資訊這個行為能夠改變整個環境與業界氛圍。熱愛設計、技術實作、創業和攝影,經營 個人網站Facebook





踏入業界到目前為止,零零總總也參與了呃…數不清的專案,有些有順利讓產品誕生,有些順利的組成默契極佳的團隊;從正職、兼職、遠端、遠端合作、志工團隊、開設線上課程/實體課程、創業和 Side Project 。不管是作為團隊中的 Team Lead 還是 Team Member,每一次的合作其實都是一種截然不同的學習,幫助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產品的走向,去思考組織或者團隊的目標,考慮各方的利益或者該如何扮演正確的角色等等;最近因為有些深刻的感觸,也開始慢慢意識到⋯在時間真的不夠用的情況下,我們並沒有辦法在許多不同的事情上,同時投入過多的時間成本;在這篇簡短的文章,想和大家聊聊關於那些,如果能先知道的事情,或許能夠少走許多的冤枉路。








Side Project


毫無疑問的,只要各位在 Google 搜尋打上 Side Project 這個關鍵字,就立刻可以看到滿坑滿谷「相當正面」的搜尋結果:


不論是業界前輩的建議,網路的文章,和朋友聊天的過程,甚至是我開的課程裡面(笑),很多時候都在不停的鼓勵大家去嘗試「 Side Project」 這件事情,這近期在業界盛行的 Term,也讓做 Side Project 這件事情,成為許多夥伴心裏設定好的目標,或者一個認為「不得不做」的重要里程。

但但但但但但!!我想各位可能找半天也找不到一篇「關於 Side Project 那些隱藏在背後滿滿的坑」類型的文章,這些背後的隱藏成本,其實很多時候是會超過單純工作的份量,而且怕是持續性的從不同層面來影響你的各種層面。因此啊,在開始你自己的專案之前,尤其是無薪水大家開開心心的那種,誠心的建議可以稍微慢下腳步,好好思考幾個等等要和大家討論的議題。



先想想,為什麼要做?

在你正開始充滿熱情,覺得夢想就在前方而且決定應該要做點什麼的當下,很抱歉突然拉住各位夥伴,就彷彿當頭潑了你一桶冷水;但正因為我曾經就是那個遇到什麼專案都說「來做啊」,「算我一個啊」的腦衝型做事人,我更希望當時…在我腦衝答應很多事情,滿腔熱血的投入之前,有人能提前提醒我這些可能發生的問題。

首先,建議大家先想想對自己而言,這個專案的重要性是什麼?想要做到什麼程度(產品上線,提出優化方案?還是有 Flow 就好?),想要藉由這個專案達到什麼目標(賺大錢?建立名聲?)?記住!到目前為止,我們都還沒有去思考「產品本身」到底在做什麼,先不管它是什麼主題或者偏向什麼性質,那些都會是想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專案之後,再來好好思考的!以我個人為例…

Side Project 本身最重要的價值在於『學習』;它能提供一個除了平常工作以外,相當實際的練習/嘗試機會;在產品開發或者團隊運作的過程中,我們或許可以嘗試用新的程式語言、新的設計風格、新的團隊溝通模式甚至是產品開發流程,然後根據不同夥伴的特質進行調整,找到一個最佳的平衡點(說起來很容易,做起來有夠難)。

再來是第二重要的是『夥伴』,好的隊友帶你上天堂,壞的隊友踢你下地獄;有些時候耗費大量的時間溝通或合作,其實只是為了在夥伴未來當老闆時能抱他大腿(誤);一次專案的合作,能夠讓你看清楚很多事情,俗話説…




免錢的最貴




走到現在,我真的覺得這句話非常實在,呃,我只能說這麼多了(逃跑)。

再來是『解決問題』, Side Project 的動機,很多時候會是想要解決自己觀察到,或者遭遇到的問題/困境。「解決問題」這樣的目標,其實可以拆分成很多不同的目標;改善現有的產品、創造全新的產品、做出真正的產品或者提出可能的 Solution,每個不同的目標意味著團隊不同程度的投入,如果可以的話,請務必要在一開始就想清楚你想要「怎樣解決問題」

再來是『賺大錢』,這個項目的排名其實隨著小弟年紀的增長,正在不停的向上移動中。估計在我 30 歲以前,它應該會走到第一名的位置吧(笑)。一開始就把 Side Project 以獲利作為目標其實有好有壞,實際的專案無形中會成為驅使團隊成員前進的助力,尤其當有投資人介入的狀況下,但相對的也會更容易在成員彼此之間產生衝突,信任在這時候會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
再來是『作品集』,許多夥伴在公司的產品裡面…可能因為時間、可能因爲老闆或者因為業主,很多時候其實很難帶入自己真實的意見/想法,這時候 Side Project 會成為一很不錯的出發點,讓你在不同的專案裡面好好的發揮自己的能力,做出代表作品,讓自己在未來應徵的過程中更加順利!

最後還有『名聲』;顧名思義,有些人是為了名聲,有些人只是想紅,夥伴請慎選。

當然可能還有各種不同的原因,把這個問題放在最前面,其實最主要是想要告訴各位:




瞭解動機,能夠幫助你快速收斂產品的主題,找到對的夥伴,還有決定你在團隊中要扮演的角色。




舉例來說,如果我優先考慮的是『夥伴』;我很有可能會放棄我有興趣的主題,單純考慮合作的夥伴決定是否加入團隊;如果我的第一目標是『作品集』,那產品可能就不會有明確的 Business Plan,甚至會評估應該要做到哪個階段就可以暫時打住。

最重要的是,請務必在組成團隊之前,先尋找夥伴之間的共識,還有瞭解夥伴對於 Side Project 的目標;




如果大家對於 Side Project有著完全不一致的目標,絕對,絕對會出問題啊啊啊啊啊啊。




這個坑我已經踩過不知道多少次,還拼命的往洞裡跳(崩潰)。








一個好的團隊?


合作過這麼多不同的專案,慢慢的其實可以發現,只有兩種團隊能夠真的在不支薪 Side Project 的狀態下做出點什麼:


『夢想型團隊』:一群輪流拉著彼此往前,互相 Cover 的夥伴
基本上,其實很難有一個人能夠從頭到尾充滿熱情的做一個專案(笑),一旦原本的 Team Lead 開始疲憊進入被動期,這時候就需要另外一位夥伴站出來領導團隊向前,完美個團隊能夠快速切換這樣的狀態,隨時的再帶著夥伴向前與被拉著向前之間切換自己的角色定位。


『英雄型團隊』:一個願意拉著其他成員往前,同時 Cover 協調許多事情的 Team Lead
當個人單打獨鬥的能力還有意志力都夠強,能夠帶著團隊一起往目標前進時,這也會是一個不錯的團隊運作模式,不過這個前提在於團隊中的夥伴都能夠信任這位 Team Lead,信任,會是決定團隊成敗的基礎。

啊,忘記還有第三種…


『爸爸型團隊』:一個 Team Lead 的爸爸很有錢,其實一開始就不需要做 Side Project 的團隊

好的團隊基本上是可遇不可求,總要跌倒過才知道許多事情的真相;大家應該都知道,大部分的團隊組成,可能都只是一群無意間認識然後充滿熱情的夥伴、或者是一群很要好的朋友,彼此因為想做點什麼事情所以聚再一起。但我們必須要先瞭解的是 — 在 Side Project 團隊的運作過程中,非常容易因為「一個人的沒有鬥志、懶惰、擺爛」進而擴散到整個團隊瓦解,而且擴散的速度非常的快,兩三次的 Meeting 缺席就會導致難以挽回的後果;通常只要不是上述兩種團隊的組成,真的很常礙於各種工作、人生規劃、尷尬或者怕傷感情等因素,導致整個團隊找不到共同的向心目標,更不用說還有誰在拉著誰往前這樣的動作;通常隨著時間慢慢過去,陷入一個不上不下的狀態,然後團隊從此不了了之。







總而言之,留給大家 9
個誠心的建議:


1. 要做就好好做,不然不要做(認真)。
2. 想清楚為什麼要做。
3. 要有 Team Lead,沒有 Team Lead ,那種理想國中大家都是老大的團隊基本上穩死…
4. 如果會怕會擔心,就不要做;Side Project 專案的前進有時需要的就是一股無腦的熱情(喂),和無畏的勇氣。
5. 對的夥伴很重要,不一定要熟到知道你的身家背景,但彼此的目標肯定要一致。但這肯定要先摔下坑幾次
6. 呃⋯盡量不要找好朋友,很容易吵架(屢試不爽)。
7. 如果遇到對的夥伴,記得把他跟你的人生綁起來(誤)
8. 一開始就講清楚職責,什麼狀況要被團隊除名,成員對外的職稱,甚至是夢想中的股權分配其實是件好事
9. 當你發現溝通的成本逐漸攀升,而且沒有好轉的現象,果斷解散、另組團隊或者退出團隊;提早退出不見得是件壞事,別怕尷尬,以我個人的經驗而言,拖越久只會更尷尬。


文章轉載自「medium」,已取得作者授權同意,原文為:那些 Side Project 踩過的坑​





官方網站:http://www.lccnet.com.tw
FB粉絲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ccnetzone
菜鳥救星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eensn0w
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小黑屋|Archiver|手機版|聯成電腦技術論壇

GMT+8, 2024-11-18 13:52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