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白領工作的分野將結束,以前存在的職業可能凋零。 四大就業趨勢,影響全球三十二億工作者。 當華人社會「唯有讀書高」的價值全面受到挑戰,該如何練就新本領,讓自己無可取代?.
有些時代,過去了,就一去不復返。中產階級習以為常、用中等技能就能換取不錯薪水的日子,未來可能不復存在。 對已開發國家更是如此,工作生態正快速轉變,有的消失,有的演化。哈佛大學教授列維(Frank Levy)研究過去五十年美國工作的變化,發現消失最快的工作,是那些「制式化」的工作。 列維接受《天下》專訪時指出,過去學校最擅長教授的記憶、背誦能力,曾經使人們能維持不錯的生活,像是會計員、打字員、電銷人員等辦公室工作,如今不是被外包,就是被新科技取代。 即便是尚未消失的工作,也在演化。例如,過去年輕律師要花很多時間掃描文件、匯整資料,現在這些工作內容被電腦取代了,唯有能在法庭上梳理證據、提出論點、處理複雜議題的律師,能維持好工作。 列維預測,「未來的工作不再是藍領與白領區別,而是制式和非制式化工作的區別。」 這場史無前例的就業市場變貌,已影響全球三十二億個工作者。
趨勢1 技能、工作、成長 三位一體
OECD教育與技能部執行長施萊瑟(Andreas Schleicher)指出,未來將進入「技能、工作、成長」三位一體的工作型態。 施萊瑟認為,儘管已開發國家都在透過資源重新分配的手段,減緩貧富落差,但各國人才只有增加未來需要的技能,才可能保有像樣、不致落入低薪的工作。
趨勢2 隨時準備好「流動」
若工作者想找到無可取代的價值,進一步得讓自己具備「國際之腦」與「思考之手」。
只是,怎樣才算得上具備國際流動的人才? 外派人才是一種,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隨時從辦公室走出來,具備地理、心理跨界的能力。 移民社會通常能夠孕育出「跨地域流動人才」。過去,美國被視為人人有冒險精神,願意跨州發展的國度,但現在,美國菁英正擔心它的消逝。
《紐約時報》專欄作家布魯克斯(David Brooks)指出,一九五○年時,二○%的美國人平均每年搬家一次,這比例現在剩一二%;當時,人們在一地定居的時間是五年,如今是八.六年,「美國人在地理移動的頻率,出現歷史新低,遠低於丹麥人或芬蘭人。」 其中年輕人移動情況更減緩。布魯克斯觀察,沒自信是關鍵;因為移動是需要信心和信念的,過程很辛苦,但有信念的人會迫使自己通過難關。
國際之腦的人才不論身在何處,都能掌握趨勢,運用國際人才和資源打開契機。 實踐大學應外系講座教授陳超明也指出,台灣教育把國際化限縮在語言或專業能力,但國際化是否成功,更關鍵的是「把產品與服務推到國際」,以及國際化後的「獨處與眾處適應力」。 除了具備連結國際、走上國際的腦袋,另一項不易被取代的能力是擁有獨特的技藝。 趨勢3 工匠和菁英一樣有優勢
當制式藍白領工作被大量吃掉的同時,需要特殊技藝的工作,後勢看漲。 例如,維修碳纖維頂級車的工人、蒸餾酒專業技師、動物園看護士、咖啡烘焙師等,隨著人們生活轉變,也創造更多獨特的職業。 華人社會「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」價值的深根,使得年輕人輕視手作、實作,不喜歡進工廠。但隨著失業率的攀升,各國都重新重視技職教育的重要。 即便是重視菁英白領的新加坡,近年也重新打造技職教育。
趨勢4 擦亮技藝 結合思考力 握有製造實力是留住工作機會的關鍵,擦亮的技藝若結合思考力,更能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上,找到別人無法取代的價值
當全球的就業生態鏈重整,工作者必須重新練功,告別過去的做事方法,努力練就國際之腦、思考之手。
|